國土起源之島——淡路。這裡是伊奘諾尊和伊奘冉尊二神用天沼矛攪動下界,最早誕生於日本的「特別之島」。
「國土起源神話」記載於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的開篇。書中描述當伊奘諾尊和伊奘冉尊兩尊天神用天沼矛咕隆隆咕隆隆地攪動剛剛形成的混沌世界時,從矛頭滴落海水,其凝固成形便成了「自凝島」。
在自凝島上結為夫妻的伊奘諾尊和伊奘冉尊相繼誕下日本列島的各座島嶼。其中最早誕生的便是淡路島。
兩尊天神用天沼矛攪動下界,滴落的海水化作自凝島的描寫與「海人(Ama)」製鹽營生的景象重疊在一起。還有書中所記載的由於天沼矛的攪動而令下界漩渦翻滾的場景,也讓人聯想起「海人」曾大為活躍的鳴門海峽那巨大的漩渦。
如今在鳴門海峽依舊翻滾著全球最大的漩渦,島嶼內外散落著繪島、沼島和自凝島神社等多處自凝島的流傳地。此外,源自與國土起源神話頗有淵源的「戎舞」的淡路人形淨琉璃也在當地的淡路人形座被保護傳承了下來。
這個宏大的創世傳說自《古事記》編纂以來已歷經了一千三百年的光陰,一直相傳至今。淡路島至今仍在繼續鐫刻著以國土起源神話為開端的悠長歲月。
Warning: Use of undefined constant rand - assumed 'rand' (this will throw an Error in a future version of PHP) in /home/creators-s/www/kuniumi-awaji-tw/wp-content/themes/jh_awaji/page-story.php on line 29
-
31沼島
-
21伊弉諾神宮
-
27鳴門海峽與漩渦
-
29繪島
查看更多 +隱藏 -
推薦行程
給彌生社會帶來巨大變革的金屬器登場。傳授先進技術與文化、推動古代國家成立的是一群被稱為「海上民族」的人們。
淡路島位於連接大陸、朝鮮半島與畿內的瀨戶內海的東端。在這座橫臥於畿內前方瀨戶內最大的島嶼上,至今仍留存著在古代國家形成時期扮演過舉足輕重角色的海上民族之足跡。其開端可追溯到公元前的彌生時代。那是一個隨著稻米種植步入正軌社會面向古代國家的成立而發生翻天巨變的時期,目前在淡路島上已發現大量屬於這個時代的遺跡。
其代表就是屬於古老樣式青銅器的21枚銅鐸和14把銅剣。發現的銅铎中有7枚都是帶舌的松帆銅铎,一次性出土了14把古津路銅剣,同在慶野村還找到了日光寺銅鐸和慶野銅鐸,其中很大一部分文物都是在沿海一帶被發現的。
這種將播磨灘沿岸作為神聖之地并將其定為埋藏處的新祭祀方法,不禁讓人聯想到這是以島嶼和大海為舞台並活躍其中的海上民族的做法。
公元前後,在淡路島上出現了山地村落,取代了青銅器文化曾繁榮一時的平原村落。在這樣的村落中,給彌生社會帶來巨大變革的鐵器文化被率先引進了畿內中心圈。
在1世紀即開始製造鐵器的五斗長垣內遺跡里,出土了擁有百餘年鍛造歷史的鍛冶工坊以及來自朝鮮半島的鉄斧等。海上民族帶來的不僅僅是金屬器,還有先進的技術與文化。在二石戎前遺跡里還發現了以硃砂為原料提煉朱紅的工坊遺跡。
這些文化的極盛時期都處在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登上歷史舞台之前。海上民族在山地村落中生產的鐵與朱紅不僅是後來大王尋求的重要物資,也是解開「倭國大亂」之謎的鑰匙。
Warning: Use of undefined constant rand - assumed 'rand' (this will throw an Error in a future version of PHP) in /home/creators-s/www/kuniumi-awaji-tw/wp-content/themes/jh_awaji/page-story.php on line 80
-
10二石戎前遺跡及其出土文物
-
01中川原銅鐸
-
06古津路銅剣
-
08鹽壺西遺跡
查看更多 +隱藏 -
推薦行程
從「海上民族」走向「海人」。海人發展製鹽技術并利用高超的航海技術操控船隻,他們的活躍表現加深了淡路島與王權之間的關係。海人的存在支撐了王權。
淡路的海上民族帶來了先進的金屬器文化,而在這之後,他們將被賦予一個全新的稱呼——「海人」。《日本書紀》中有關於淡路島海人的描述,這不禁讓人對他們處於大王被葬於前方后圓墳的古墳時代活躍的身影浮想聯翩。書中提到的是作為護送應神天皇的妃子前往吉備的船隻的槳手而被集結起來的「御原海人」,和在仁德天皇即位前被派去朝鮮半島的「淡路海人」。他們運用精湛的航海術來往於瀨戶內之險關——明石海峽,為王權提供堅實支撐的風采被永恆地載入史冊。
此外,從「野島海人」於履中天皇即位前在安曇連浜子的率領下發起軍事行動一事中,也可一窺他們作為水軍的重要作用。從這一個個的描述中就能看出淡路島與王權的關係之深了。「御原」和「野島」這兩個地名至今仍留存在島上。
像這樣留存著海人足跡的遺跡散佈於島內各地。發端於沿海一帶的製鹽於3世紀步入正軌,5世紀出現了圓底式製鹽土器,到了6世紀,開始朝著引進導熱性能良好的石敷爐發展。這一段通過縮短作業時間以實現量產的製鹽變遷史在畑田遺跡、引野遺跡、舊城內遺跡、貴船神社遺跡都可看到。普遍認為因製鹽技術的革新而大量生產的淡路鹽也被供應給了畿內的王宮權貴。
既擁有高超的航海術,又擅長製鹽的海人逐漸成為了對統治列島的王權來說不可或缺的存在。島上唯一一面三角緣神獸鏡發現於KOYADANI古墳,由此也可看出海人與王權之間的強大聯繫。其中,在沖之島古墳群里,大量的漁具被隨葬於地下,由此可推斷所葬之人應該是海人一族的首領。
製鹽與航海術。以大海為舞台縱橫馳騁的海人堪稱支撐了古代國家形成時期的核心力量。
淡路島的海人與朝廷之間,在飲食方面也有著很深的關係。作為掌管天皇膳食的「御食國」,淡路島將引以為傲的鹽與美味的海鮮運入都城。
四面環海的淡路島作為各種受惠于海洋得來的鹽、魚類以及海藻等海產品的產地,自遙遠的古代起便彰顯著存在感。其名聲甚至傳至都城,「淡路鹽」、「御食國淡路」之類的表達也於《萬葉集》等眾多詩集和書籍中頻頻登場。
例如,山部赤人在《萬葉集》的長歌里曾這樣描述傳承至奈良時代的海人(Ama)製鹽景象:……淡路島、松帆浦、無風的早晨取海藻、無風的傍晚烤海藻鹽、海人少女……除此之外,在編纂於平安時代的《延喜式》中也記載了「淡路鹽」被定為朝廷舉行的儀式——月次祭的神今食的專用鹽。這一描述充分向我們表明了出自海人之手的淡路鹽是何等特別的鹽了。
從舟木遺跡、畑田遺跡、貴船神社遺跡、引野遺跡、舊城內遺跡和位於沼島的遺跡中出土了不同年代的製鹽工具。我們可由此追溯海人以製鹽營生的足跡。此外,在被當作御陵水運入都城的御井清水,如今仍噴湧著澄澈的名水。
除了鹽、水之外,海人捕獲的各種海鮮也被運入都城。作為掌管天皇膳食的御食國,淡路島將採用優秀的生產技術製造的鹽以及優質的海產品進獻給朝廷。支撐并裝點了王權與都城人民的生活。悠久的御食國歷史至今仍鮮活於自凝島上,以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款待著來客。
Warning: Use of undefined constant rand - assumed 'rand' (this will throw an Error in a future version of PHP) in /home/creators-s/www/kuniumi-awaji-tw/wp-content/themes/jh_awaji/page-story.php on line 177
-
09舟木遺跡
-
18舊城內遺跡
-
31沼島
-
17引野遺跡
查看更多 +隱藏 -
推薦行程